首页 产业通信互联热点财经股票理财基金银行
旗下栏目: 科技业内数码数据手机 热点 软件 电商 数码

专注语言科技,王健坤用AI守护闽南乡音

来源:新民周刊发布时间:2025-09-17 14:29   阅读量:5444   会员投稿

在福建泉州古城的一条幽静巷弄里,人工智能研究员王健坤正做着一件极不寻常的事——他在用最前沿的AI技术,努力挽留正在消逝的方言乡音。几年前,当他发现自己年幼的晚辈完全不会讲闽南语,甚至听不懂祖辈的日常交谈时,他深感震撼。“技术拉近了世界的距离,却可能切断了文化的根。”从那一刻起,他萌生了一个信念:要用自己的专业,为方言搭建一座通向未来的桥梁。

专注语言科技,王健坤用AI守护闽南乡音

王健坤带领团队历时三年,深入闽南乡村、客家聚落和莆田沿海,系统采集闽南语、客家话、莆仙话等濒危方言的语音样本。他们不仅录制日常对话、民歌童谣,还特别收录了地方祭典、渔村民俗中的古语发音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采集高质量有效样本超过50万条,建成国内规模领先的闽语族语言数据库。在这一过程中,许多七八十岁的长者成为他们的“发音顾问”,而这些老人,正是某些古老语汇最后的使用者。

基于这一庞大的语音数据库,王健坤团队成功开发出“乡音AI”系统。该系统不仅能高精度识别多种方言,还可实现实时语音合成、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互译,甚至模拟不同年龄、性别说话人的语音特征。目前,“乡音AI”已初步应用于泉州、厦门等地广播电视台的方言节目中,帮助主持人正音、修复老旧录音;它也被嵌入智能家居设备,服务不习惯普通话的老年群体;更在东南亚侨乡社群中成为跨代沟通的纽带,许多华裔家庭借助这一系统重新学说祖辈的方言。

2024年,王健坤所主持的“基于人工智能的闽南语保护与活化项目”成功入选“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”,成为少数由地方科研团队主导并获国家级支持的语言技术项目。他表示:“方言不只是一种交流工具,更是一方水土的记忆和文化的密码。AI不能只是向前奔跑的工具,它也应当有能力回望、守护和传承。”

如今,王健坤仍继续带领团队扩展语料、优化算法。他希望未来“乡音AI”不仅能“说”,还能“教”—通过移动终端和沉浸式体验,帮助年轻一代重新找回母语语感。在他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一个科技工作者深沉的文化自觉与人文关怀:他用算法对抗遗忘,用代码书写乡愁,在奔腾呼啸的时代洪流中,默默守护着那些即将消散的音节——不让千百年来沉淀于乡土之间的低语与歌谣,被现代化的浪潮席卷而去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责任编辑:郑袖
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,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,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!

Copyright © 2018-版权所有 Power by赛特网 网站地图